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买车一族,以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那么,您知道购买汽车时应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吗?本律师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提醒您多加注意!
一、不要被格式合同束缚
绝大多数情况下,汽车经销商会提供合同文本,而合同文本又往往是多页的格式合同。如果您再涉及委托经销商代办贷款、提供担保、代办保险、代办牌照,那购车人要签订的协议和授权委托书等书面文件就比较多。
针对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大堆合同、文件,很多人都不会细看,往往是签字、签字、再签字。等这堆字签完以后,要是发生点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您找对方理论时,对方就会拿出您签字的文件指着里面的某个条款对付您!不信你试试!
本律师特别提醒:签字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的重要环节!签署协议、授权委托手续时不要心急,一定要慢慢看,如有问题一定问清楚、觉得不对的地方就要提出修改,觉得文件内容不足(特别是另有约定)的就要求补充完整。法律规定任何合同都是允许双方协商和增减条款的,没有不能修改的合同。
当然对方有权拒绝您改合同,那您就要想想对方为什么要拒绝?你还要不要买?在哪儿买了?
二、所有承诺都要落实在书面文件上。
在购车时,销售人员也许会承诺或赠送一些配置,也许就是这些让你最终决定下单,可这些承诺如果没有书面文件,最终销售商可不一定认可销售员的承诺。
本律师特别提醒:不管您是从销售员还是销售经理那里得到的对您有利的承诺信息,一定要让这些内容落实到合同等书面文件上。
三、不要忽视合同中的细节权利义务内容。
本律师特别提醒:销售商不能按时交车,是否约定了违约责任?约定的违约责任是否有足够的处罚力度?销售商承诺的免费保养是以时间计,还是以里程计?销售商代办上牌照、贷款、保险、提供担保是否有附加条件?或者是否需要另外支付手续费或其他费用?这些细节千万不能忽略!
四、购车贷款、指定保险等问题须谨慎。
本律师特别提醒:如果是选择按揭购车或者抵押方式购车的购买人,应当在车辆销售合同中约定贷款不成,如何处理的问题?您要知道,如果没有特别约定,一般情况下销售商提供的合同都是约定:“因购买人的原因不能办理贷款,则由购买人在一定期限内补充缴清余款”。如果购车人准备不足,将会构成合同违约。
所以,购车人在办理贷款时做保留条款,约定万一不能贷款,如何处理则有备无患。
本律师特别提醒:贷款往往涉及担保或抵押问题,如银行不接受车辆抵押,要求贷款人另外提供担保时,有些购车人不能提供担保就涉及由经销商提供担保,这时通常会涉及到两类对购车人不利的情况:
一是在相应合同中约定消费者在贷款期间车辆发生问题时,在销售商指定的维修点进行维修;
二是在相应合同中约定消费者在贷款期间要到银行或销售商指定的保险公司办理保险,甚至要消费者预先支付“保证金”。
这些条款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应该说属于“霸王条款”或“不公平条款”,但是,在实践中理解起来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必有绝对的结果。所以,购车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考虑!
您在签订合同时,对上述条款和内容都要预先审核,尽可能提出对自己有利的修改意见,如果过于苛刻觉得无法接受,应该考虑另想办法或选择其他经销商。
五、提车时注意审查哪些票据、凭证?
有的购车人,提车后急急忙忙就上车试试车的性能,来回跑过几十百把公里,而忽略了购车票据、凭证的审查和逐一确认,这将有损害您的合法权益。
本律师特别提醒:提车时先要一一查验清楚发票、车辆合格证、三包服务卡、车辆使用说明书等文件,查验清楚无误再检查车辆。
六、提车时如何检查车辆?
本律师特别提醒:提车时,应该根据手中的说明书、合同等文件核对车辆的标牌、发动机号、车架号、出厂日期等重要内容,这可以了解车辆是否积压车,是否合法,以及车辆的性能指标。在购买进口车时,应仔细查验进口货物证明以及关税、增值税等各项应交的税单。否则,买到了手续不全的进口车,一是质量无法保证,二来在办理牌照时会因进口手续不全而无法上牌;
本律师特别提醒:提车时,不要急于试车,要对车辆内外进行细致检查:车漆的颜色是否对板、是否均匀;车辆外观是否协调;前盖、后盖、车门开关是否正常,紧密;电瓶、轮胎等配件是否有老化、油渍的痕迹;检查车内设施是否完好,仪表是否正常等等。尤其是车辆是否是新车,应该先看看里程表,新车的行使里程应该为零,即使考虑试车等原因正常情况下也不过几公里、几十公里的显示。
当然,有的黑心厂家或销售商会做些手脚,把行驶里程多的车辆里程表清零。这种情况下,只能争取再看看轮胎、其它车内配件是否有曾使用的痕迹了。
本律师特别提醒:建议您在购车时同销售商明确约定,如不是新车应该如何赔偿(比如双倍)。这样,如当时没有发现,但事后经专业鉴定部门确认车辆曾因事故受损或有修理痕迹等使用过的情况,就可以索赔了。
最后,车内外检查完毕,就是亲自驾驶试验车辆的性能了。
七、车辆使用初期出现问题要谨慎处理。
本律师特别提醒:车辆购买后初期使用中出现问题,不管是否属于销售商的免费保养、维修范围,建议及时联系销售商或到其指定的维修站进行维修,并做好维修纪录,如果问题频繁,可以据此索赔。
本律师特别提醒:切记不要自行维修,以免将来很多事说不清楚、道不明,损害自己的权益。
最后,本律师祝您购车愉快!阖家幸福!